2015年2月13日 星期五

中華文脈就在人心中

 林谷芳專欄

台北書院開館,新華社駐台記者專訪,曾以「許多人都說,在大陸,中華文脈已斷,林老師看法如何」相詢,當時則回以:「以中國幅員之大、人口之多、地理之複雜,文脈豈真會斷絕?只是由顯而隱而已。即便文革,也無法真動得了終南山上的煉氣士!」

終南山的煉氣士,這聽來像是只在神仙小說中出現的事物,可實實在在地就存在於人間:2009年美國漢學家比爾.波特出版了《空谷幽蘭》一書,就將這世人以為是遙遠的傳說呈現在大家面前。原來,隱士一直存在。

隱, 當然可以只因不喜人煙,選擇就隱而隱的生活,但說隱士,它直示的就是老莊自然哲思的生命體踐,而這體踐除了回歸自然生活外,就如歷史中的道家有直接「修真」的一脈般,隱士中還有著許多的實修煉氣之士,他們不只希望精神生命與大化冥合,還更企圖「煉精化氣、煉氣化神、煉神還虛」,這裡就有著非屬抽象觀念, 另具實然轉化意義的生命之學在。
實然轉化的生命之學原非只道家,佛門修行本就著力於此,而就中,則以禪與自然生活最為相接,所謂「欲洗塵心淨,尋山莫畏深」,尋山必深,正好專心辦道,一日得成,才好應化人間。

正如此,只要有隱士,中國文化中的禪道二脈即隱然存在,而以中國之大,又有何種力量能真盡掃此隱!

隱,其實不只在山林,「大隱隱於朝,中隱隱於市,小隱隱於林」,人間沉潛,更是真功夫,世間運動儘管有時如狂雲橫掃,卻依然有能隱之輩。

1988 年我第一次的大陸之旅,遇到了箏家曹正─他就是將名曲〈漁舟唱晚〉首先錄音傳世的人,當時大陸從文革走出未久,上年紀的人再如何痛恨過去那段日子,言行間 卻也很難擺脫時代的烙印,可曹正不同,退休後,家居、言談一點也看不出曾在共產中國活過的痕跡,他,更像現在大陸所說的民國人物,或更直就是個完全傳統的 人,而也就是這位老人提醒我:「毛澤東提倡簡體字,可他一輩子也沒寫過哪個簡體字。」

毛的書法另得其格,狂放揮灑,簡筆極多,但皆為草書。而曹正談此時,輕描淡寫,毫無激憤,是真正自始至終了然於心,外界的一切與他中心的主宰似乎自來無涉,甚至就因這中心主宰,他才能冷然地看清事物的本質。

所以說,即便紅塵,依然有隱,而只要有隱,文脈就在,這文脈何只在禪道,也包含「儒」這樣世間法的諸家。

就因有隱,所謂文化重振,許多時候關鍵就只在如何「讓隱而顯」。而也正因知道了這隱的如實存在,我們才更知,人原來可以不就如此汩沒在世間洪流中。

說世間洪流,當代人恐怕最能感同身受,資訊的無遠弗屆、無處不在,使人幾乎都成了從眾的動物,一個個原自獨一無二的生命,在時潮洪流中卻只能被化約成統計學上的一個數字,經濟時尚如此,社會觀念如此,行為模式如此,價值判斷如此,人,真是無所遁逃於天地!

但真無所遁逃嗎?關鍵之一可能在選擇從眾,人就可以讓自己不必有許多生命主體承擔,而即便不願成為逐風之輩的,也總覺眾人皆醉,個人便無力獨醒,可其實這世間從來就不乏那朗然獨在之士,只看你能否換隻眼看。

換隻眼看,要由一個美國漢學家為中國人白描終南山隱士,正因多數人未具隻眼。而換隻眼看,這隱士之在,何只在當代,文革時亦然。

總體的文脈傳承可以換隻眼看,個人的安身處事更可以換隻眼看。當代許多的社會論述總太將個體視為社會的依變數,於是,人的主體實踐往往不須外緣的壓逼自己就先放棄,這樣的現象在如今的台灣尤甚,知識分子、社會菁英的一味從眾,就扼殺了從社會到個人太多的可能。

終南山雖遠,終南隱士雖少,但正如《空谷幽蘭》的書名般,香幽遂遠,它所維繫與昭示的,在文脈之外,還有那人心中可以自主的靈明與空間。(作者為台北書院山長)


2015年2月12日 星期四

羊文化淵源

    轉眼間,我們已進入了羊年,羊在中華文明的進程中,所起作用甚至超過了龍,“羊文化”應該得到我們的重視。如今與羊有關的話題又成為了人們談論的主流。面對眾說紛紜的“羊文化”,小編來給大家講講那些關於羊的不得不說的事。
  羊年是指什麼羊?
在全球華人慶祝羊年到來之際,外國友人們也想加入其中,但他們遇到了一個問題:羊年到底是指哪種羊?
在漢語裏,“羊”這個字,指稱所有有角、反芻類、體型不太大的哺乳動物,山羊綿羊公羊母羊大羊小羊,不管怎麼分類,羊是一個總稱,如無特殊需要不會特別強調是什麼羊。但在英語裏不一樣,它沒有羊這個總稱類詞彙,只要提到這類動物就必須把種類、公母、大小先說明白。由於這種語言文化差異,羊年是哪種羊的問題就來了。

紐約時報直接把羊年說成了“有角反芻動物年”。
專家答案:
    一、中國羊年是指山羊
原因1——在甲骨文、金文、大篆、小篆中,“羊”字都長著一對倒“V”形的角,這正像山羊那稍微有點彎的羊角。而從文物上看,絕大部分羊造型的文物,都是以山羊為原型,很少看見毛茸茸的綿羊。
原因2——“生肖屬相”屬於漢文化的內容,而中國古代華夏文明主要生活的中原地區,基本活動的是山羊,綿羊則主要生活在少數民族聚居的漠北、塞外。因此,生肖羊,應該就是指山羊。
  二、生肖“羊”是所有羊品種的統稱
原因——在現有語言和祭祀中,關於羊的種類並沒有準確區分。羊有上百個品種,而十二生肖中的羊就是一個統稱。



   “羊文化”淵源
  信仰——羊是人類最早開始狩獵和馴養的動物之一,中國傳統文化從誕生時起就與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在我國遠古傳說和傳統文化中,伏羲氏、神農氏都以“羊”為部落圖騰。漢代董仲舒將儒家文化的核心精華“仁”、“義”、“禮”賦予到羊的身上,讚嘆羊是“美”、“祥”之物; 明代甚至將“羊之跪乳”編進兒童啟蒙讀物《增廣賢文》中,將羊塑造成懂得感恩的典範。>>>>詳細
相關新聞: 中國人是"羊的傳人"?
 
 
羌族羊圖騰
  漢字——最早可見的文字資料卜辭表明,殷商時期已經“六畜”俱全,而在《甲骨文字典》裏,以馬、牛、羊、雞、犬、豕這“六畜”為字根的漢字中,羊部字數最多,“羊大為美”、“羊魚為鮮”、“羊食為養”、“羊言為善”、“羊我為義”等。滲透著“羊文化”的很多漢字至今仍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咀嚼。>>>>詳細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古人心中羊的文化象徵:孕育文化啟發智慧的靈物



   “屬羊為劣”真假
人們常說“十羊九不全”,意指屬羊的人命不好,但這種說法經專家證實為假,且毫無事實依據、科學佐證,我們大可不必相信。但這種荒謬的說法是從何時興起、緣何而來的呢?
  
  原因一:明代《金瓶梅》中記載
明代小說《金瓶梅》中寫西門慶之妾李瓶兒病亡,算命先生打開陰陽秘書觀看,說道“……前生曾在濱州王家作男子,打死懷胎母羊,今世為女人屬羊。雖招貴夫,常有疾病。”陰陽秘書又叫黑書,是當年算命先生用來唬人的。
  原因二:古代陰陽五行相生相剋
古人將十二干支配以五行相對應,後人就衍生出了十二生肖也有五行相生相剋說。用五行理論來解釋,牛屬土,土是養木的;羊屬金,金是克木的,故屬羊不好。
  原因三:推翻慈禧太后的政治策略
晚清時期,民間有人反對屬羊的慈禧太后當政,便稱她的屬相誤國。此外,曾國藩、李鴻章都屬羊,再加上清朝末年吏治腐敗,使得百姓更加憎恨屬羊的王侯將相。
  原因四:現實生活中的羊任人宰割
在當今生活中,羊肉、羊毛等隨處可見,羊被人們隨意利用、任人宰割,生性溫和的它們毫無反抗,被人們認為是命運的弱者。



   “羊”文物
四羊方尊——國家博物館收藏 十大傳世國寶之一  
其每邊邊長為52.4 釐米,高58.3釐米,重量34.5公斤,長頸,高圈足,頸部高聳,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、三角夔紋和獸面紋,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,尊四角各塑一羊,肩部四角是4個卷角羊頭,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,羊身與羊腿附著于尊腹部及圈足上。同時,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,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,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,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間。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,也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。>>>>詳細
 
    四羊方尊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東漢飛羊乘人插座
東漢飛羊乘人插座——南京博物館收藏 唯一一件東漢“搖錢樹”冥器
其上部是一隻長著翅膀的飛羊,有人跨騎在羊上。羊的腳下是雲紋,象徵飛羊在騰雲駕霧。雲霧的下方,還可以隱隱看到一隻雙翼獅。底座最下方,浮雕出一棵搖錢樹和在樹下的打錢人,樹旁有兩人走過,肩扛的也全是銅錢。器座底層,正面浮雕玉璧,左右兩側各浮雕青龍和白虎,龍騰虎躍。四組浮雕圖案自下至上,由細疏到粗密,從淺浮雕到高浮雕,雕塑藝術古拙穩重。>>>>詳細
青花三羊碗——上海博物館收藏 典型嘉靖官窯回青之作
此碗敞口外撇,口內沿飾以錦紋,外畫三羊,神態各異,一羊回首觀望,一羊正面佇立,一羊側面作行走狀,正好寓意過去、現在、將來和三陽開泰。三羊之間襯以松、竹、梅及楊柳、芭蕉,其底色白釉肥潤泛青,青花色澤濃艷而不暈散。>>>>詳細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青花三羊碗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錯金銀銅羊
錯金銀銅羊——寧夏博物館收藏 三件鎮館之寶之一
銅羊全長8釐米,高5.5釐米,重665克,出土于彭陽縣漢代古城,屬國家一級文物。該銅羊四肢緊縮作臥地回首狀,羊脖彎曲回首似張望樣,雙目凝視,表情祥和。通體使用傳統的錯金銀工藝,用細如髮絲的金銀線,在羊身上鑲錯出花紋,如同羊毛,反映出較高的鑄造技術與審美意識。>>>>詳細

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

米芾書鮑照《舞鶴賦》賞析

有營養師教授利用不銹鋼茶壺來孵各種芽菜 初次試孵綠豆芽 
數日之後 看著白芽嫩鬚團簇窩擠於壺中 生機盎然 教人心喜 
想起「豆芽菜賦」 上網搜尋 意外悅賞了書文雙美的《舞鶴賦》



墨馳神飛擒縱自如——米芾《舞鶴賦》書法藝術賞析

王新利

米芾(1051~1107),字元章,號鹿門居士、米南宮等,北宋著名書畫家,曾任校書郎、書畫博士、禮部員外郎等,為人倜儻不羈,世稱“米顛” 。 米芾能詩文,工書法,精鑑別。 其書主學“二王”,參以歐陽詢、柳公權筆法,字體緊結、體勢展拓,筆劃挺拔勁健,剛健端莊中寓婀娜流麗之態,自謂“刷字”,與蘇軾、黃庭堅、蔡襄並稱“宋四家”。
《舞鶴賦》(見下圖,局部)是米芾書法藝術巔峰之作,米芾時年56歲。 該作係失傳於世的珍品。 此書作以魏晉碑版為主線,將碑的奇趣和帖的雋逸相結合,寓雅於拙、寓柔於剛、墨馳神飛,透出豪放、渾穆的情致。 通篇氣脈相通、上下呼應、提按明顯、伸縮隨意、擒縱自如,奇妙的節奏旋律與神韻充溢其間。 用筆中側兼施,節奏變化強烈,墨法處理依勢而變,給人以“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,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”之感。
中華文化中,仙鶴代表著吉祥,是自由、高尚、健康長壽的象徵。 《舞鶴賦》是描述仙鶴的傳世文學佳作,語句精煉、寓意深遠,廣為人誦。 該賦作者鮑照是五代時期著名文學家。 《舞鶴賦》書作是米芾寫給皇帝趙佶的。 米芾將此賦用書法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,實現了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,真可謂珠聯璧合。 該書作原藏於宋皇室,後又藏於元皇宮。 元文宗任命著名書畫家柯九思為“奎章閣”鑑書學博士,以鑑定書畫。 柯九思評《舞鶴賦》為“空前絕後”,評價十分中肯。

《舞鶴賦》原文‧鮑照

散幽經以驗物(從流傳下來的深奧的《相鶴經》中去查驗),偉胎化之仙禽(方知鶴是不同尋常的仙禽)。 鐘浮曠之藻質(鐘:聚。 浮曠:飄逸。 藻質:麗質),抱清迥(清曠高遠)之明心。 指蓬壺(仙人之居)而翻翰(奮翅),望昆閬(仙府)而揚音。 匝日域以回騖(往回飛),窮天步(窮:一直飛到盡頭。 天步:指天上極高處)而高尋。 踐神區(仙界)其既遠,積靈祀而方多(靈祀:仙壽,即長壽。 方:養生之道)。 精含丹而星曜(精:瞳仁。 丹:紅色。 李善引《相鶴經》云:「露目赤精則視遠。」星曜:像星星閃耀一般 ),頂凝紫而煙華(頂:頭頂。 凝紫:凝聚紫色。 煙華:如冒煙花。)。 引員吭之纖婉(引:拉長。 員吭ㄏㄤˊ:指圓潤的歌喉。 纖婉:清細婉轉。 ),頓修趾之洪姱(頓:以足踩地,這裡指鶴舞步。 修趾:長腿。 洪姱ㄎㄨㄚ:美好)。 疊霜毛而弄影(霜毛:雪白的羽毛。 弄影:欣賞自己的影子),振玉羽而臨霞(振:揮動。 玉羽:指鶴翅。 臨霞:言鶴飛之高遠)。 朝戲於芝田,夕飲乎瑤池。 厭江海而遊澤,掩雲羅而見羈(掩:蔽。 雲羅:指人布了蔽雲之網。 見羈:被捕縛。)。 去帝鄉之岑(高)寂,歸人寰之喧卑。 歲崢嶸(月逝去)而愁暮,心惆悵(悲傷)而哀離。

於是窮陰殺節(窮陰:歲將盡時。 殺節:陰冷肅殺時節,寒氣逼殺萬物)。急景凋年(急景:急促的時光。凋年:猶歲暮)。 涼沙振野(寒風吹來,沙塵漫天),箕風動天(箕風:指大風。 箕,星宿名。 月亮經過箕星則多風)。 嚴嚴(濃重貌)苦霧,皎皎(潔白清亮)悲泉。 冰塞長河,雪滿群山。 既而氛昏夜歇(到夜間雲霧散去),景物澄廓(輪廓清晰)。 星翻漢回(星星閃爍,天河曲折),曉月將落。 感寒雞之早晨(早早報曉),憐霜雁之違漠(離開北方沙漠地帶) 臨驚風(猛烈、强勁的風)之蕭條(寂寞冷落;凋零),對流光(流落的月光)之照灼(照耀)。 唳(鶴聲)清響(清亮的叫聲)於丹墀(ㄔˊ;古代宮殿前的紅色石階),舞飛容於金閣(宮殿)。 始連軒(飛舞貌)以鳳蹌(ㄑㄧㄤ,舞貌。像鳳凰一樣翩翩起舞),終宛轉(回旋;盤曲)而龍躍(像蟠龍飛騰一樣)。 躑躅(ㄓㄧˊ ㄓㄨˊ,踏步不前)徘徊,振迅(抖動翅膀)騰摧(忽高忽低,忽上忽下)。 驚身蓬集(如飛蓬聚集),矯翅雪飛(高舉翅翼,如雪花飛舞)。 離綱別赴(時而離開行陣奔向別處),合緒相依(時而回到行列相互依存)。 將興()中止,若往而歸。 颯沓矜顧(颯沓 ㄙㄚˋ ㄊㄚˋ:盤旋貌。 矜顧:矜持顧視),遷延遲暮(遷延:徘徊。 遲暮:徐缓)。 逸翮後塵(逸翮ㄏㄜˊ:奮翅。 後塵:將塵土遠遠拋於身後。 指鶴飛迅猛,使塵不及身),翱翥先路(翱翥ㄠˊ ㄓㄨˋ:向上飛翔。 先路:飛在前面)。 指會(面臨四達道路)規翔,臨岐矩步(指會、臨歧,皆舞之節)。 態有遺妍(美好),貌無停趣。 奔機逗節(奔赴和停止都有一定的舞步),角睞(ㄌㄞˋ,這裡指鶴眼珠隨舞樂左右轉動)分形。 長揚緩騖(騖,奔馳。伸展翅膀,緩步向前),並翼連聲。 輕跡凌亂,浮影交橫(交錯)。 眾變繁姿,參差洊ㄐㄧㄢˋ(重疊密集) 煙交霧凝(鶴的舞姿輕飄迷離如煙霧繚繞),若無毛質。 風去雨還(鶴舞時緊張的節奏結束,繼以細雨般的溫柔舞姿),不可談悉。 既散魂而盪目(散魂:放鬆神經。 盪目:搖目,眨眼,指神情恍惚),迷不知其所之。 忽星離而雲罷(指舞樂結束後,群鶴如星雲散開),整神容而自持(自己克制,保持一定神態)。 仰天居之崇絕(天居:天宮。 崇絕:極高),更惆悵以驚思。

當是時也,燕姬(能歌善舞的女子)色沮,巴童心恥。 巾拂兩停(兩種舞蹈名。 巾舞也稱公莫舞,相傳項羽在鴻門留沛公與飲,項莊拔劍起舞,欲擊殺沛公。 項伯亦拔劍舞,以袖相隔,並對項莊說:”公莫害沛公。“後人以舞巾模擬項伯舞袖的姿態,因稱”公莫舞“。 拂舞,雜舞名,以拂子為舞具,故稱拂舞),丸劍(雜技名。 這裡是說舞鶴一出,其他舞樂都被比下去,黯然失色了)雙止。 雖邯鄲(舞曲名)其敢倫(比),豈陽阿(舞曲名)之能擬。 入衛國而乘軒(寫鶴受尊寵。 《左傳‧閔公二年》:「衛懿公好鶴,鶴有乘軒者。」軒,大夫乘坐的車 ),出吳都而傾市(《吳越春秋》記載,吳王闔閭的小女兒自殺,闔閭非常悲痛,於是將她葬在西宮門外,鑿池積土為山,石為槨,又以許多金銀珠寶送葬。 並且舞白鶴於吳市,萬人隨觀 )。 守馴養於千齡(守馴養:被人馴服餵養。 千齡:鶴的終生),結長悲於萬里(仙鶴再也不能翱翔萬里,自由自在地生活了,因而永久地悲哀)。

 米芾《舞鶴賦》



 






《舞鶴賦》以時間為序展開情節,據其情節發展可分為三個部分。 從開頭到”心惆惕而哀離“為第一部分,這部分寫仙鶴禀賦高貴、美麗,卻不幸為人所捕縛,而無限悲哀。 從”於是窮陰殺節“到”不可談悉“為第二部分。 這部分首先寫鶴從仙境降落人間後所見的淒涼景象,作者這樣安排,一是襯托鶴舞的優美,二是說明鶴的悲哀,仙界是那樣幽美,人間卻如此淒慘。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,怎不令鶴傷悲呢! 在歲暮蕭瑟的背景上,作者筆鋒一轉,開始精心描繪仙鶴變幻迷離、美妙無比的舞姿。 你看它,動則”驚身蓬集,矯翅雪飛“,”將興中止,若往而歸“,”奔機逗節,角睞分形,長揚緩騖,並翼連聲“;靜則”煙交霧凝,若無毛質“。 這優美的舞姿,就像一縷溫馨的春風,吹進了冷瑟的人間;恰似一股涓涓的清泉,流淌在人們的心田,令人陶醉,令人飄然。 正因為如此,仙鶴自然要受尊寵。 然而,它自己的感受如何呢? 作者仍然緊扣中心,不忘”哀離“之情。 所以下一部分接著寫到:”既散魂而盪目,迷不知其所之“,”仰天居之崇絕,更惆惕而驚思“。 儘管人們在讚美它,驚服它,”燕姬色沮,巴童心恥“,一切舞樂都不能與它比擬。 它可以乘大夫之車,可以使所有的人傾倒。 但這種尊寵並不是它的目的。 它需要的是能夠騁志翱翔的天空,是自由自在的生活。 因而,越是備受尊寵,為人所養,它越感到悲哀。 最後,作者用兩句韻味深長的話為仙鶴唱了輓歌:”守馴養於千齡,結長悲於萬里。“唱出了仙鶴,也是作者無限的惆悵。

據《宋書》卷五一記載,鮑照本”文辭贍逸“,”文甚遒麗“,但宋世祖”好為文章,自謂物莫能及,照悟其旨,為文多鄙言累句,當時謂照才盡“。 可見鮑照深切體會過作為御用文人的壓抑、屈辱,況且他出身微賤,一直受士族的壓抑排擠,才高見屈,一生不得志。 這種感受他在《擬行路難》十八首詩中直接傾吐:”自古聖賢盡貧賤,何況我輩孤且直!“而在《舞鶴賦》中藉詠鶴隱晦地表現出來。 這正是《舞鶴賦》的思想意義和價值所在。

在藝術方面,《舞鶴賦》也有其突出特色。 首先是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,根據神話傳說,通過藝術的想像和誇張,創造出了優美動人的藝術形象和高遠的意境。 如寫仙鶴的姿質清麗及其信步天庭,自由翱翔的生活,無不充滿神奇的幻想:它生活帝鄉,遊於日域,戲於芝田,飲於瑤池;它有圓潤的歌喉,洪姱的修趾,雪白的羽毛;目含丹星,頂凝煙華。 這一切並非作者親見,亦非現實中真有,而是根據傳說進行藝術想像、加工創造出的。 這種想像給鶴染上了一種神秘的、不同凡響的色彩,使之高雅、美麗、動人。 又如寫仙鶴的舞姿,作者將歷史上所有舞蹈的優美動作集於仙鶴一身,精心地描繪,創造出一種恍若仙界、縹緲迷離的意境,從而突出了仙鶴的形象。 正是這種浪漫主義的氣息,使讀者受到了強烈的感染。

其次,本賦情節曲折多變、波瀾起伏、寓意深刻。 開頭先寫了自由、美麗的仙界、突而轉到人間,卻值冬季歲寒,”窮陰殺節,急景凋年;涼沙振野,箕風動天“,這是情節的第一次劇變,這一變化使天上、人間形成鮮明對比,從而襯托出仙鶴的悲哀,且影射了現實的無比黑暗。 寫仙鶴的舞姿,是那樣優美動人,可接著轉到其心情描寫,卻是”仰天居而崇絕,更惆悵而驚思“。 這又是一次令人未暇預及的波折,這波折是緊緊圍繞一個中心:仙鶴見羈思鄉之哀愁,也是作者的無限哀愁。 因而,能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,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。

再次,本賦的語言靈活多變,前後用六字句,中間鶴舞一節用四字句。 這種抑揚頓挫、富有音樂美的語言,不但突出了中心,並且給讀者以美的享受。(周玉秀)
 《舞鹤赋》